当我们提到北京城,往往联想到的是严肃与大气的皇城。而当我们提到葡萄酒,浮现出的景象往往是法国的浪漫、浓情与时尚。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北京城,似乎永远无法与舶来品葡萄酒画等号。
但在北京城,有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葡萄酒博物馆——北京龙徽葡萄酒博物馆,这里记载着葡萄酒文化及百年发展史。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或一家企业的发展史,它所缔造的是一个北京葡萄酒近代史。这个过程,有过兴衰成败的起承转合,有过特殊时期的特殊纪念…… ●1910年法国修道士拉开
北京葡萄酒历史
1910年(清宣统二年),为了给教会弥撒时准备葡萄酒,法国修士沈蕴璞在北京阜外马尾沟13号法国圣母天主教堂建立了教堂酒坊,这位虔诚的法国修士并不知道,一部百年北京葡萄酒史也由此拉开序幕。
当时所有葡萄种苗均来自葡萄酒圣地-法国,酿酒师也是法国人,教堂酒坊所生产法国风格红、白葡萄酒,供应几乎全京城教堂用于教会弥撒、祭祀和教徒圣餐饮用,年产仅5-6吨。现如今,我们在欣赏这座法兰西风格建筑的同时,似乎仍能感受到百年前飘散在空气中的隐隐酒香。 ●1949年只有
六家葡萄酒厂
1949年,新成立,葡萄酒业由于战争摧残,仅存6家酒厂(张裕,北京上义洋酒厂-北京龙徽的前身,吉林通化,长白山,山东青岛和山西清徐),总产量仅为84.3吨(其中北京上义洋酒厂产量为20吨)。为拯救的轻工业,国家将葡萄酒列为重点发展对象,编进个五年计划,并经过周的努力,终于将其列入苏联援建156个项目之一。1955年,北京夜光杯葡萄酒厂建成,成为新家大型现代化葡萄酒厂,并将新第1代女酿酒专家-王秋芳女士聘任为首任厂长,此后酒厂迅速发展,在1980年,成为5个规模的葡萄酒厂之一!